探寻高州往昔零食称谓,那些承载儿时记忆的美味旧名

在岁月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独特的味道,如同闪烁的繁星,镶嵌在我们儿时的记忆深处。对于高州人来说,那些往昔零食的称谓,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字,更是一把把打开童年欢乐之门的钥匙。当我们轻轻念起这些旧名,仿佛能穿越时光,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纯真年代。

高州,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城,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零食。每一种零食都有着专属的称谓,它们蕴含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。就拿“糖环”来说吧,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和糖搓成面团,再捏成环形炸制而成的零食。它金黄酥脆,甜而不腻。在高州的方言里,它被亲切地叫做“糖环”。这个名字简单直接,却让人一听就知道它的形状和味道。每到过年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糖环,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大街小巷,成为了过年不可或缺的味道。孩子们围在灶台边,眼巴巴地望着刚出锅的糖环,那急切的小模样仿佛在诉说着对这美味的渴望。当拿到手中,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,酥脆的口感在嘴里散开,甜滋滋的味道瞬间充满整个口腔,那种满足感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。

探寻高州往昔零食称谓,那些承载儿时记忆的美味旧名

“艾籺”也是高州极具代表性的传统零食之一。它以艾草为主要原料,将艾草洗净打成泥后与糯米粉混合,再包上各种馅料,如豆沙、花生碎、芝麻等,最后蒸制而成。在高州话里,它就叫“艾籺”。艾草独特的清香与糯米粉的软糯完美结合,再加上香甜的馅料,使得艾籺的味道层次丰富。小时候,每到清明节前后,奶奶总会亲手制作艾籺。她一边做一边给我们讲述着关于艾籺的故事,教导我们要珍惜这传统的美食。我们围在奶奶身边,学着她的样子,有模有样地包着艾籺,虽然包得歪歪扭扭,但那份参与的快乐却是无法言喻的。吃着奶奶做的艾籺,感觉那不仅仅是一种零食,更是奶奶满满的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
还有一种叫做“狗舌仔”的零食,它是用面粉和糖油炸而成,形状细长,酷似狗的舌头,因此得名。“狗舌仔”口感香脆,甜中带咸,别有一番风味。在过去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,“狗舌仔”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。每当有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“狗舌仔”时,那清脆的叫卖声就像有魔力一样,吸引着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。孩子们拿着攒了好久的零花钱,满心欢喜地买上一串“狗舌仔”,然后一边走一边吃,吃得嘴角都是油,还舍不得把手指上的味道干净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高州的零食种类越来越丰富,很多现代的零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。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往昔零食称谓和它们所代表的美味,却始终在我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,记录了我们童年的欢乐时光。每当我们回忆起这些旧名和美味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天真烂漫的童年,感受到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。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的零食称谓和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,让这份独特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,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美好回忆。